2012年1月11日星期三

賓丹島的體會

賓丹島的體會

印尼是世界最大群島國家,全國共17,508個大小島嶼,其中約6,000島嶼有人居住,陸地總面積約192萬平方公里(為台灣面積之52倍,居世界第13位),海域面積約800萬平方公里。印尼群島分佈於北緯6度至南緯11度,東經94度至141度之間,赤道貫穿全境,東西綿延達5,120公里,南北縱長約1,760公里,是東南亞最大的國家。    
  2008年的數據,印尼有二億三千七百五十萬人口,時至今日,根據非正式統計,印尼華裔人口約1,200萬至1,500萬人。 

2011年聖誕節短宣隊九人到印尼廖內的賓丹島作短宣體驗,團友問我有關印尼華人文化生活習俗,我這次特就別留意和體驗賓丹島華人的文化,特向大家分享。

1賓丹島(民丹島)是在廖內省最大的島嶼,面積 1.140平方公里,約 105公里的海岸線,島上生活簡樸,華人居民為友好的族群,這給我們來自香港人互不稱呼的生活的另外的體驗。
丹戎檳榔是賓丹島的首府,有居民的房屋建築在海旁上居住,這類房子正適合印尼炎熱及雨水多的地方,屋底離海而建,不單透涼也不會吸收地面的濕氣,若各位日後不喜歡香港政府徵收垃圾費,可考慮搬來這裡來,因為當地居民似乎喜歡將垃圾直接倒進海內 ,不會受罰,當然,這也成為老鼠眾多之因。在以前,這些房屋在海旁上離海而建,可以防止野獸入侵,它有點像香港大澳的木屋 ,丹戎檳榔是華人群居之地,成了丹戎檳榔特色的唐人區。

2丹戎檳榔的教育與言語:早期的華人大多目不識丁,年輕的一代都是講印尼話,印尼語的發音及詞彙受荷蘭語影響,因此與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語言有差異。華人的日常交談為潮州語,並且時常收聽新加波電視台,漸漸聽懂華語(普通話)交談。丹戎檳榔年長的的印尼華人大體而言,年長的能說華語、潮州語、印尼語,在印尼出生的華人,受印尼文教育,還聽懂華語(普通話),還能保留些華人的傳統價值觀,若在印尼出生的混血華人,不諳華語,生活習慣完全當地化。

3 營商:賓丹島沒有工業生產,居民務農為生,在丹戎檳榔以商業底下,華人以勤勞、節儉、能幹及適應力強的形象著稱,因此商店似乎全是華人經營,我們進到一些並不繁忙的商店佈道傳福音的秘訣,就是進入商店,和老闆談天,揀選了幾件物品,就是不埋單,繼續交談,直至有機會談福音為止。

4飲食文化為南洋風味,以酸、甜、辣及重口味著名,無論是肉類、魚類都要加上很多的辣椒、胡椒、椰漿、丁香、豆蔻、椰子咖哩等為佐料,氣味浪漫的南洋香料和熱辣的胡椒是印尼美食的基本調味。 印尼華人愛飲COPI和COPI O,喜歡吃牛、羊、魚、雞之類的肉及內臟。由於印尼人大部分信仰伊斯蘭教、所以一般不宜介紹豬肉食品。

5衣著:印尼是熱帶地區,一雨成秋,印尼華人們主要以襯衫、洋裝及皮鞋為主要穿著,由於有濃厚鄉村色彩,大人小孩多穿著簡便的汗衫、褲子、布鞋或塑膠鞋為方便,到賓丹島宣教,記得帶多對涼鞋,若在聖誕節期間,這裡是雨季,記得帶防水鞋。

6醫療:由於丹戎檳榔醫療設施有限,很多患病的華人要到巴淡島治療,有錢的華人多到新加坡、柔佛或馬六甲治病。因此,許多華人肯聽福音信主,都是病疾緣故到教會求告耶穌基督醫治,我們雖然不是醫生,可是醫療知識比他們高一點,因此,很多疾病的常識就可以服事他們,例如,血糖高、風濕、白內障、關節炎痛等,都成為解答醫療知識,給他們一盒『唐太宗膏』,就成為我們治療的法寶。

7逐家佈道與好客:
在賓丹島的遊客或華人多來自新加坡,很少香港來的,因此,我們和他們交談,就知道我們不是來自新加坡,因此,我們逐家佈道進門是非常方便容易,只要膽大心細,禮貌請求,我可以進來坐坐嗎,幾乎無任歡迎。我們的法寶,就是先送他們一瓶『唐太宗膏』為『平安膏』,由於我們在丹戎檳榔相繼逐家佈道已經有14年的年日,有些會記得我們曾經送過給他們的平安膏,因此,再次相逢特別親切。丹戎檳榔的家庭往往是幾代同堂的,因此,你進入一個家庭,幾乎裡面有孫兒小孩,父母,兒女,還有姐姐哥哥弟弟妹妹幾代同住,香港人說無聊,香港人說『HEI』,這裡用的著,我們幾乎可以呆上(HEI)半天的時間,也不會下逐客令。

8六大宗教
印尼政府承認的6大宗教為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基督教,天主教和道教。人們常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自然也有華族的民間信仰。
華人先民的足跡什麼時侯踏上印尼群島,民間信仰就隨之傳到印尼群島。華人出國時對於海路艱險、前途未卜的恐懼,使得他們在出國前往往到家鄉民間信仰祠廟祈求神明庇佑,有的便將家鄉神明的香火、符袋、神像隨身攜帶遠渡重洋。在印尼華人當中可以發現閩粵民間信仰在流傳,這裡華人信仰各種神靈,如關帝爺、觀音、保生大帝、土地公、媽祖、臨水夫人、保生大帝、清水祖師、聖王公、大伯公,祖先敬拜等。在華人家門口掛有香爐,是我們認出就是華人家庭的記號,進到大廳額看見祖宗牌位,或大伯公之類的神位。

在印尼娶妻生子,繁衍後代,建家立業,落地生根,融入印尼社會生活,這時候,華人們往往將從家鄉帶去的民間信仰神像,和祖先的神位供奉在廳堂之上,初一十五奉祀,對家鄉神祗和祖先的信仰是整個家庭的整體意識,我遇見過一些娶印尼其他民族為妻、生下混血兒的家庭也是如此。

印尼華人相信家庭榮辱盛衰與祖先、家鄉神祉戚戚相關,只有虔誠地遵奉參拜祖先和家鄉神祉,才能得到列祖列宗英靈和家鄉神祗的保護,華人們雖身處異幫,但自始至終感受到祖先神靈和家鄉神祉無時無處不在,家庭的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在祖先和家鄉神祉的監督下,每個家庭油然而對祖神的崇敬和恐懼,形成了家庭自我約束、遵守禮教的道德觀念,這就是華人被捆綁很重要的因素,我們祈求聖靈釋放華人的祖宗信仰迷信的捆綁。若到比較偏僻的華人家庭,他們的信仰活動,是祭拜“土地公”。
華人開荒墾植,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因而把家鄉的神明帶往印尼各群島奉侍,在居住地附近建立“土地公”廟。

面對華人的宗教信仰的傳統捆綁,我們在這裡還有機會可以分享基督教信仰,當邀請他們信靠耶穌基督為救主,很容易看見他們會轉換話題,也不願意多談。
第二個難處,是因著我們佈道結了果子,華人表示信靠耶穌基督,我們也知道教會的跟進有限,往往不能建立和造就他們,唯有下半年的時間,我們再到他們當中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