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4日星期五

黎氏族譜

黎氏族譜2011
http://www.lai-clan.org/
黎氏源流,歷史悠久,先祖先賢,名人輩出。惜遠年湮,資料搜集,困難重重。
網頁形式,建資料館,為我黎氏,架橋開窗。溝通有道,四海內外,凡我宗親,建立聯繫。
互通訊息,增進感情,拓展會務。寶貴資料,如有提供,至足珍貴。
宗功祖德,世系源流,先賢事功,在世賢能,尋根引線,以盡孝道,以睦宗親。
黎氏 源流 1
  考我黎氏,源述流長,始於公元前二千七百年軒轅黃帝之後,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卷章、卷章生重黎、吳
回、帝窖時代、共工氏作亂,時重黎為北正之官,吳回官任祝融火正之職,兄弟兩人齊心平定共工氏,功狀昭顯,封功食邑
于今河南省新鄭縣一帶,『《左傳》昭公十七年說「鄭,祝融之墟也」。後人又稱族我為祝融氏,祝融世胃就基于此。』重
黎以名為姓改名黎,及後封黎陽國,黎國子孫就始以國為姓,吳回無子。黎及即為我族受姓始祖,黎及生永與、永與生和隆、和隆生九三、九三生仁文、仁文生成富、成富生榮公、榮公生仲伯、仲伯生文魁、文魁生子三,信高、信尚、信先,信尚、信先徙居洛陽及鄭州。信高生永柯、永柯生詩求、並分支一房到雲南,後又徙居越南,故今越南黎族亦是同一族。詩求生萬亭,萬亭生受山,受山生子四、洪山、有志、東山、其祥、其中分支一房到四川成都,其祥生興與、與生茂貴、茂貴生相其、相其生必江、必江生思忠、思忠生光濱、光濱生子二,宏清、定江,定江徙居山東東平,宏清生迋萬、迋萬生日連、日連生金發、金發生寧公、寧公生甫公、甫公生子二、賢綸、臣宦、臣宦徙居浙江,賢論生言芬、言芬生隆亭、隆亭生雲心芹、雲芹生啟文、啟文生伯一、伯一生念六、念六生子四、奉周、河秀、元江、仕滔。其又分支到湖北江南,元江生子亮、子亮生南佩、南佩生周仁、周仁生英文、英文生時浩、時浩生士良、士良生和標、和標生科華、科華生武春、武春生方千、方千生開公、開公生萬九、萬九生華成、華成生祿彬、祿彬生柏生、柏生生登秀、登秀生孔章、孔章生仲六、仲六生列位、列位生炳光、炳尤生子三、添柯、相湖、連昇,相湖連昇遷居福建武平,添柯生必堂、必堂生其連,其連公生於西漢昭、帝始元丙申年,官為北海相,妣刁氏,繼任氏,續董氏,副侯氏,側毛氏,生子九,孟公、教公、秀公、和平、仲公、季公、祿公、安榮、伯達、其連三子秀公及六子季公遷居廣東興寧縣,秀公生歿葬失考,季公官學士,生於成帝建始辛卯年六月,生子一富雲,查黎氏北正派下世表,堯舜夏商朝代,黎姓子孫,都能世修其政,歷五十余世或封候伯將軍或官冢宰宇令,世代相傳,任貢用能,固守彊土,承先人之遺業,光前啟後,但世遠年湮,難以盡錄。及至春秋時代,公元前七二二─四八一年,商紂無道,致勞西伯興兵,而我黎氏子孫,擁護除暴。周武滅紂,黎氏仍封于新鄭,官升候爵。戰國時代,公元前四零三─二二一年列國爭雄,新鄭被趙國吞並,我黎氏子孫,退居鄭州,〈時鄭州為趙國帝都〉京兆郡從此起。後居濮陽,依于楚國,秦始皇滅六國,我祖介弟公曾帶領族人與張良于博浪沙椎出秦皇,不中遁逃黃河流域一帶或今水上人多有黎姓或由此而起,迄漢高祖、劉邦定天下,我祖受封為北鄭郡主,其連公為北海相,〈北鄭即今河南省黃河以北〉。其後,名官顯宧,世代迭出。
  按其連公派下世系總圖,季公入粵至今有二千余年歷史。其間東遷西徙,子孫繁殖於天下,早期又多遷徙到江西省、臨
川、吉安、南康、湖南等地。及後由江西、湖南一帶跨越大嶺進入北南雄珠璣巷,宋末,為避戰亂及有胡妃失蹤事件,族
人前後分批遷徙到全個廣東省及海外。樹有根、水有源、人各有姓、姓各有族,探流溯源,黎氏子孫,同出一族。
黎姓 源流2
  具有悠久歷史的黎姓,來源主要有三。從時間順序講,一是來自“九黎”。東漢(25年─220年)應劭《風俗通義》說,黎姓是古部落“九黎之后”。當時炎帝和黃帝部落聯合起來打敗蚩尤。蚩尤曾經是九黎的首領。敗后的九黎部落子孫,大批向南方轉移,其中一部分以黎為姓。二是以國為姓。商代有兩個黎國:一個在今山 西省境內,建在長治市西南,春秋時(公元前722年-前481年)遷于今黎城縣東北,其範圍除黎城縣外,可能還包括壺關、平順、潞城等地;另一黎國在山東鄆城縣西。這兩個黎國的后人,都有以國為氏,姓黎。三是少數民族復姓素黎氏。南北朝(386年─589年)時,北魏(386年-534年)孝文帝(471年-499年在位)從平城(山西大同)遷都洛陽,把鮮卑族l00多復姓改為漢族單姓,其中將素黎氏改為黎氏。
黎姓主要郡望有三處:一是京兆(今陜西西安),二是宋城〈今河南商丘),三是九真(今越南清化、河靜一帶)。漢朝趙佗稱南越王時,設置九真郡。黎氏在越南很早就是一個大姓。
幾千年來,黎氏遷徒無數次。據《黎氏族譜》記載,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黎氏之族或官而處,或避難而居。于是西入梁(今陜西境)、益(今雲南晉寧縣),東向青、徐(今山東、江蘇境),南遷交、廣(今廣西、廣東及越南北部一帶),北徙燕、冀(今河北省)。”齊明帝建武元年(公元494年),黎僑有功被封為永樂侯,成為黎姓的浙江明州始祖。黎僑傳至唐代(618年─907年)的黎度,進入江西,成為寧都黎姓始祖,以后其子孫又進入福建寧化一帶。宋(960年─1279年)末元(1206年─1368年)初,黎天鱗進入廣東梅縣,生六子,其中黎文舉又生黎逸士等七兄弟,子孫繁衍,遍傳廣東珠三角一帶。
黎氏入粵,還有一支黎氏原住豫章(今江西南昌),為避兵燹,沿贛江而上,翻過梅嶺,到達南雄珠璣巷居住。至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因胡妃之厄,黎仁杰等六位先祖與珠璣巷貢生羅貴等三十四姓九十七戶南徙,黎氏先祖定居于新會古岡州。宋末元初,金兵入侵,為求生存,黎氏先人又一支支南徙到珠三角一帶。幾百年來,珠三角一帶黎氏子孫繁衍,枝繁葉茂,不斷開拓新基業。
 廣東、福建等地黎氏為求發展,又不斷向東南亞地區遷徙。如今,海外黎氏成為黎姓中重要的一支。
  黎姓在國內主要生活在南方,其中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台灣、海南為多。黎姓歷史上人才濟濟,代不乏人。據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的專家考証,黎姓在中國最常見的l00個漢族姓氏中居于第92位。
(錄自廣東南雄硃璣巷后裔聯誼會、南雄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1998年編的《黎氏源流》
黎姓起源:3
  一、出自九黎的後裔。據《風俗通義》等所載,九黎,古時為我國南方土生土長的龐大種族之一,相傳為少昊(傳說中古代東夷首領 )金天氏之時的諸侯。黎曾被封為北正(一說火正)官,掌管民事, 其後裔有以字為氏,稱黎氏。
  二、 出自黎國後裔。據《元和姓纂》等所載,商時有諸侯國??黎 國,一個在今山西長治縣西南,商末被周文王所滅;另一個在今山東 鄆城縣西。這兩個黎國的子孫,後以國為氏,姓黎。又據《風俗通義 》所載,這兩個黎國均為古部落“九黎之後”。
  三、出自帝堯的後代。據《元和姓纂》等所載,商末為周文王所滅的黎國,在周武王分封諸侯時,被封給帝堯的後裔,賜爵為侯,並 且仍然沿用黎國的名稱。春秋時黎國遷都于山西黎城縣東北的黎侯城 ,後為晉國(在今山西西南部)所滅,其子孫後以國為氏而姓黎。又 據《路史》所載,古黎國被周文王勘平,武王克商後,封商湯後裔于 黎國,後有黎侯豐舒,其子孫有黎氏、犁氏。著一支出自帝堯後裔的 黎姓人家,史稱黎姓正宗,後來成了整個黎氏家族中最為主要的組成 部分。是為山西黎氏。
 依據{ 史記卷四十 楚世家 第十} 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 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
 索隱卷章名老童,故系本雲「老童生重黎」。重氏﹑黎氏二官代司天地,重為木正,黎為火正。案:左氏傳少昊氏之子曰重,顓頊氏之子曰黎。今以重 黎為一人,仍是顓頊之子孫者,劉氏雲「少昊氏之後曰重,顓頊氏之後曰重黎,對彼重則單稱黎,若自言當家則稱重黎。故楚及司馬氏皆重黎之後,非 關少昊之重」。愚謂此解為當。
 從〔一、出自九黎的後裔。〕與〔三、出自帝堯的後代。〕都涉及火正官職,兩者實有混淆,難以厘清,如今血脈相連視同皆是。
  四、少數民族改姓為黎。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南北朝時後 魏有代北鮮卑族複姓素黎氏,隨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改為漢字單姓 黎氏,是為河南洛陽黎氏。
  五、是因功賜姓。在清朝初期,臺灣曾數次發生叛亂, 新竹北新社的土著, 屢次協助官兵平亂, 因此清政府於西元1758年賜予助戰有功的土著七姓, 以示表彰,其中第七為黎姓, 此最新加入的黎姓稱之為 [新社黎] o
中國廣東省佛山南海九江鎮(黎氏族譜)
南海黎姓:
原居地,開封,遷至珠璣巷時間,宋靖康年間,遷出珠璣巷時間,咸淳九年,遷往地方,金紫黎邊。
珠璣巷
珠璣古巷位於廣東省北部大廋嶺南麓 --- 南雄市城北九公里的梅關古驛道上,與江西省、湖南省交界,是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嶺南的商業重鎮,交通方便。唐宋時期,南來北往的文人學士,達官將相,富商貴賈都在此經過或停留,有的就在此落戶,隨著縉紳流寓日益增多,珠璣巷便逐步發展成百姓雜居的繁榮古鎮。
  南宋未年,元軍南侵,為避戰亂,珠璣巷人大批南遷,他們結伴而行,乘竹筏,順湞江,歷盡艱險,遷徒到珠江三角洲一帶,然後遷徙到港澳和海外,除我宗族還有一百四十二姓。後裔數以千萬計,他們都稱珠璣巷為『七百年前桑梓鄉』。
黎氏宗祠位於珠璣巷沙水湖南端,宗祠路以東,
佔地面積5600平方米,建築面積780平方米,綠化率百分之六十,地理環境優越。宗祠大門對宗祠路的綠化公園逐面展開,入口廣場以富於特色的燈柱強調一面光明及內蓄氣勢。建用廣東祠堂建築的傳統空間組合方式,展室圍繞一個天寬宜人的庭院組織,庭院周邊廣種樹木,結合鋪地設計,表達根深葉茂、源遠流長的意境,建築造型以嶺南獨有的鑊耳牆為主題,磚雕精美的屏風裝飾,綜合表現嶺南特色。
- ----------------------------------------------
金紫黎邊黎氏:《黎氏族譜》稱:「祖應韶,大理寺評事,成淳九年(一二七三年)由珠璣巷挈眷居此。」
-
- http://dbli.5d6d.com/forum-9-1.html
南海大沥上亨村黎氏的黎广开。我是开字辈,阿爷叫黎兴华。
~~~以后大家多多联系啦。QQ:82404901
--------------- -------------------------------------
南海《黎氏家谱·序》
我族艺林公昆弟八人,自宋咸淳年间,奉其母李太安人宅居樵山之西,迄今二十余传矣。瓜帙绵长,椒柳繁衍,樵内称巨姓焉。然祖宗功德以及昭穆尊卑,大率口耳相授受,而图牒阙如诚憾事也。族人祺敷君隐于吏,公余之暇,手编家谱问序于余,余适本邑中学堂教席,学务殷繁,久未有以应,窃惟古者谱系之书。天子日帝系,诸侯日世本,而通上下,言均谓之谱,谱者普也,所以重本支著族姓,历百世而不淆者也。所以美人偏厚风俗,持名教于下坠者也。唐宋以来,贤士大夫递有撰述,其时,百家之谱皆得登进于朝堂辉映乎,典册而或称家牒、或称家史、或称家志。如唐志,裴守真撰《裴氏家牒》,刘子元撰《刘氏家史》,卢藏用撰《范阳家志》,虽命名各殊而纪世彰教之意,则一故家族之有谱,与朝廷之有史,隐相表里,典至重也,义至深也。兹编所纪,就其亲者近者书之,而疏远概未之,及是一家之谱,非合族之谱也。虽然,古人有行之者矣,昔苏老泉撰《苏氏谱》止录本支四世,而令族人各自为谱,谓各详其宗合之,则至于无穷祺敷君之著。是编与《苏氏谱》例吻合,则一家之谱,其即合族之谱之萌芽也。与欤承鎏则鲁才疏未谙谱学,常读明季顺德黎君景义辑著桃源《黎氏宗书》,叙重黎之裔,事实表见不虚。近又南海朱征君次琦辑著九江《朱氏家谱》,征引鸿博义例精严,可为世法。且朱氏与黎氏同出帝颛项高阳后,其辩黎氏得姓之由及南雄珠玑迁徙之故,甚悉不眩于俗谈。因撮录之述黎氏源流一篇,以借参考。他日子姓中有辑族谱者乎,亦千虑一得之贡也,书以归之。……
时宣统三年辛亥秋重阳越二日 戊子科举人 拣撰
知县二十传孙承鎏序于樵山西之草堂。
(摘录南海《黎氏家谱》,誊抄本。馆藏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文献特藏部。)

南海《京兆郡黎氏族谱·序》
谱之作者,考世系,详昭穆,使子孙得明其身之所从出也。孝敬之心油然而生,上以尊宗祖,下以联子姓孰非先王立宗法之意哉。始祖自高阳氏之子,封北政,侯名黎侯。殷周,侯之后子孙以为氏。自是而下,逮宋宁宗间,由南雄珠玑巷避剿迁至顺德县西林都桂林堡三十八图七甲槎涌乡。黎悦兴户谱列太祖迁居省城大北门内直街,子孙蕃衍成族。时因顺治七年十一月初二日,两藩破城入粤,屠人如瓜,纷纷逃生,失却宗枝,随迁各邑。复至出示安民之后,吾祖同胞兄弟三人,友爱迁居新城华德里,今九十余载,惟祖一人出吾三从兄弟,数人如五服之外,竟视之如途人者何也?失其谱者,失其谱,则五服之外亦无怪乎,其视之如途人也。是以古先王立宗法,虽百世昭穆,不失其序,而亲厚仁孝之谊不乖,皆由谱不紊也,吾故谓谱乃家族之宝也。汉承父遗言,铭记高祖少周公则远矣,不能稽考,未敢强录,而近者稍悉,吾不录,则支派失而俗情偷,俗情偷则五服之外亦犹然一途人也,况不止五服之外耶。今幸其未五服之外也,使其一脉之亲,毋致终忘焉。可也观此谱者,俨然吾祖之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也。能勿敬乎,能勿爱乎,爱之敬之,则亲厚仁孝之心油然而生也,尔其勉之,慎之,重是谱如世宝焉可也。吾今录高曾祖考以告闻,将来既修谱考叙其世矣,乃复用世表何哉?挈其纲表著其详,庶几叙述不遗,足以备参考云尔。今者世族子孙,或问其祖之名号及生卒之年月,多茫然不能对。凡以载籍无征予欲使后人不忘其先人,虽毫发之微当志之。何敢惮烦,若不可得而详者,亦安敢强为之词哉。
十四世孙 汉宗 顿首拜撰
(摘录南海《京兆郡黎氏族谱》,木刻本,馆藏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文献特藏部。)

佛山地名志之南雄珠玑巷http://bbs.pans.cn/space/viewspacepost.aspx?postid=2326
http://www.zhujixiang.org/
西北江三角洲是由于西江下游三角洲和北江下游三角洲在三水河口镇以下海湾内堆积成平原。平原上水网互通,两江合力成一复合三角洲向下游扩展,成为今天三角洲最主要部分,俗称“南、番、顺"地域。唐代以后更淤出几个三角洲。即新会、中山、番禺、东江四个小三角洲称“冲缺三角洲”。意即河流穿过山岭在下游海湾区成立的小型三角洲地貌。故宋代迁民,多集中在南海、番禺、顺德三市范围和广州、佛山郊区。由于资料不足,只能简记如下。
2.南海市
南海市为北江所经。故沿途均为珠玑巷迁民弃排登陆地点,并连下顺德市(明前顺德仍属南海)。宋时南海筑围如存院围仍属开口围,即下游无堤阻水,表示当时佛山已近海边,无洪水为患,故潮水可涨入围内,实行自流排灌。这时荒坦、洼地很多,为垦民生活地区。
作者查得有下列各地,实应有更多珠玑巷迁民。
(50)九江镇 镇民多在咸淳六年(1270年)大批由珠玑巷乘木排迁此。(见《佛山地名志》)

没有评论: